近年来,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分局以智慧化、实战化为方向,持续拓展警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,有效赋能日常警务。目前,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治安巡逻、案件侦查、应急处突、安全监管与服务群众等多个领域,构建起“空地联动、全时覆盖”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。
筑牢根基
顶层设计引领低空警务发展
10月1日,鄂尔多斯天高云淡。一架搭载橙色水壶的无人机在街头悬停,对准路旁的摄像头,喷出细腻泡沫。左转三圈、右转三圈,清水紧随其后,污渍尽除。短短8分钟,四个“天眼”焕然一新。“原来是在给监控‘洗澡’。”市民纷纷举起手机,记录下这新奇一幕。
这架无人机是东胜分局“刘伟无人机战法研究人才工作室”自主研发的“无人机自动清洗道路摄像头模组”。它精准解决了传统清洗方式需动用登高车、实施交通管制等痛点。
“改装简单、成本低、适配广。”刘伟介绍。这项“黑科技”是东胜分局低空警务创新的一个缩影。
东胜分局将低空警务列为重点任务,从制度、装备、人才三方面同步推进。分局科技信息化大队大队长倪叶波表示,他们已高标准建成警用无人机警务航空中队,集巡逻、培训、研发、维保于一体,累计投入700余万元,配备多型无人机、专业挂载、侦查反制系统、自动机巢,并接入市低空警务指挥作战平台。
东胜分局将警务航空中队划归科信部门管理,精选10名持警用无人机B2驾照的专职飞手,并依托刘伟等核心人才成立工作室,自主研发“警用无人机B2驾照可视化培训考核系统”,已为全区培养持证飞手264名。
贴近实战
“空中警力”多维出击
走进鄂尔多斯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,训练场上秩序井然。学员们完成动作后,总会转头查看悬挂在防护网上的平板电脑。
“这是我们的‘AI助教’。”教官乔晶鑫笑着说,“系统能调用无人机数据,航线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。学员可即时回放、自主复盘。”
东胜分局坚持“实战实用、急用先行”,推动警用无人机在多种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;依托8处街面警务站,划分“空地一体”巡区,建立“白+黑”定时定点巡控机制;完善“无人机+侦查”模式,在复杂地形、夜间办案中执行隐蔽侦查、全景制图与证据固定任务;自主设计警用无人机指挥调度系统,实现无人机画面与指挥中心、现场指挥车及民警手机实时共享;建立联动机制,部署反制系统,形成“侦查—预警—定位—追踪—处置”全流程防控模式,已成功预警并处置非法无人机闯入事件35起。
创新驱动
激发低空警务潜能
“我们坚持向科技要警力,推动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深度融合。”东胜分局政委郝继军介绍,“刘伟无人机战法研究人才工作室”已纳入区“胜都聚才”工程,挂牌成立市级无人机技战法研究人才工作站,并与市公安局、相关科研机构等合作攻关关键技术。
“我们紧盯实战需求,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。”刘伟表示,工作室先后推出《无人机三维安保指挥调度系统》等实用装备。警航战队在国家级、自治区级警用无人机比武中屡获佳绩。
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副区长、东胜分局局长张兵表示,下一步,分局将持续聚焦主动警务与预防警务,强化低空警务建设,完善“无人机+警务”机制,全面提升“打、防、管、控、服”综合效能,为智慧公安建设提供坚实科技支撑。(记者 唐建权 通讯员 田 强 刘 伟)
《人民公安报》(2025年10月24日 第3版)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是否“确认”跳转到登录页?